解读《凉山州2022年度州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凉山州2022年度州本级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3年9月5日在凉山州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凉山州审计局局长 胡晓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州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州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就2022年度州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按照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州审计局依法对2022年度州本级预算执行和全州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和疫情影响,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州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新一届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全力以赴拼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实现全州地区生产总值2081.40亿元,以6.0%的增速领跑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考虑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14.8%,财力统筹能力不断加强。落实全州稳住经济大盘21项财税支持政策,全力支持稳投资、促消费、惠民生,实现留抵退税32.68亿元,政策红利惠及市场主体,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管齐下防返贫,乡村振兴根基不断夯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筹集和投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8.96亿元,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积极落实“美丽凉山·宜居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多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强民生投入,全州民生支出437.5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80%。通过“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发放财政惠民惠农补贴资金67.7亿元,惠及群众1585.9万人(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防控精准高效。加大森林草原防灭火建设投入,纵深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攻坚战。全力抓好防灾减灾救灾,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统筹发展和安全,科学防范经济运行风险。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国库库款、“三保”支出等风险管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所有政府债务纳入限额管理,落实到期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资金和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计划,建立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发挥审计监督效能,做深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全州审计机关共组织完成审计项目570个,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1779条,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9.08亿元,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157项。审计共发现并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9件16人,涉及金额10760.36万元。
——建立审计整改格局,做实问题整改“下半篇文章”。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成型。开展审计整改“清零行动”,确保立行立改问题全部清零,督促被审计单位对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问题整改到位。2021年度州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214个问题,201个已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93.9%。
一、州级预算管理和决算草案编制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州财政局统筹财政资源、财政预算管理、重点领域资金分配和使用、财政风险防控落实、州级决算草案编制等情况。
2022年度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621423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274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15985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87056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21119万元、调入资金2549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6955万元、上年结转收入70999万元;支出总计621423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798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1938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454842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支出25991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713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8178万元、结转下年134233万元。2022年度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516431万元,支出总计516431万元。2022年度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5016万元,支出总计5016万元。2022年度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总计2231545万元,支出55703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674508万元。
2022年度州财政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狠抓收支预算执行,圆满完成收支年度目标任务,财政运行总体健康平稳,财政质量稳步提升,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超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安排给攀钢集团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钢钛共线逆式轧机建设项目”资金7900万元。
2.非税收入专户暂付攀钢集团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职工安置及转型升级款6680.80万元。
3.经济分类科目编制不细化,打捆编入“其他商品服务支出”138402.61万元。
4.代编预算10299.35万元未按规定在2022年9月30 日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1992.70万元未按规定在30日内下达。
5.对重叠申报项目资金审核把关不严,2021年下达G245会理县阴架河至小米村中修工程项目资金1300万元,该项目与G245会理通安至云南界段新改建工程路段重叠,现项目已取消。
(二)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1.2022年未及时将非税收入8028.33万元缴入国库。
2.对预备费使用情况监管不到位。预备费安排的项目资金105.10万元使用不及时,1个部门超范围使用预备费21.61万元。
3.未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81个部门违规将财政资金12968.93万元拨付到本单位及其他单位实有资金银行账户。
4.未按实际用款单位的预算级次使用资金,7个州级部门将财政资金200.57万元拨给系统内的县级部门。
(三)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绩效评价结果未与财政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编制2023年预算时未与2022年州本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挂钩;下达2022年州本级重点项目前期经费预算时未应用2021年绩效评价结果。
2.绩效运行监督不到位。“G348盐源小高山隧道”“G356线布拖县城至金阳县热柯觉乡段”项目建设超期,项目实施单位未对照绩效目标开展绩效监控,相关部门未对绩效运行情况实施监督。
(四)资金分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专项资金分配不规范。一是2022年未按州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分配资金2895.49万元,未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资金使用绩效不佳。二是2022年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2449.06万元分配未充分考虑补助对象数量、管理工作绩效、残疾人所需辅具等因素,未设置分配要素权重。三是2021年至2022年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943.14万元分配未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收入、税费及社保缴纳等情况,资金分配标准不明确。
2.州级9个单位办公用房维修资金409万元申报资料不完备,未对维修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并出具维修鉴定批复。
3.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2020年、2021年5个县多支付贴息资金16.16万元,2022年州本级及4个县多申报贴息资金23.24万元。二是1个县未申报2020年、2021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未充分履行督促提醒责任,导致个体工商户少享受贴息资金30.46万元。
4.对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监管不到位。一是G108线德昌县麻栗镇至大坝村段大修工程项目资金354.37万元结转两年未使用,州财政局未收回统筹安排。二是1个部门超合同约定进度拨付景区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补助资金689.76万元。三是四川省雅砻江中上游高原湿地水源涵养与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4个项目推进缓慢,其中3个项目超补助范围列支差旅费4.53万元。
(五)债券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项债券项目未实现测算预期收益。3个县4个项目2021年、2022年应分别实现收益689.76万元、31304.42万元,由于疫情项目建设滞后未交付使用、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项目未进入收益期,预期收益未实现。1个县自来水厂及管网配套项目,由于项目未完成和服务范围覆盖不足等原因,预期收益284.59万元只实现2.16万元。
2.专项债券收益未按规定缴入国库。截至2022年底,某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实现收益1000万元,未缴入国库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3.超项目进度支付政府债券资金。2022年,州本级及4个县5个项目超项目进度支付政府债券资金14059.72万元,造成债券资金脱离财政监管。
4.债券资金闲置。2020年至2022年,4个县下达的债券资金11867万元,由于规划调整、建设进度滞后等原因,截至2023年4月底,债券资金3885.47万元未使用。
二、州级部门预算执行及其他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部门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情况
实施了州水利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民政局、州市场监管局4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州卫生健康委、州水利局、凉山农校、州国动办4个部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州文旅投公司财政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审计,发现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方面的主要问题:
1.资产管理不规范。一是4个部门资产登记不准确、应计未计资产1366.85万元。二是邛海饮用水水源取水口水质自动监测站采购项目112万元,已验收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核算;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一期项目2108.95万元竣工验收后,未按程序移交给相关县及使用单位。三是凉山农校11栋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未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其中1栋权属不明晰。
2.政府采购管理不规范。凉山农校2019年至2022年车辆租赁服务、网络服务等项目241.31万元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州民政局2022年物业管理费35.12万元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州水利局2021年6个政府采购计划项目441.46万元品目分类不精细。
3.项目支出执行进度慢。州生态环境局2022年度16个项目1715.60万元,预算执行率仅为7.66%。州水利局2021年度13个项目支出571.58万元支付率低于70%。州卫生健康委2019年至2021年38个项目执行率低,其中26个项目执行率为零,7个项目执行率低于70%。州民政局2022年9个项目进度未达70%。州国动办2020年至2022年17个项目执行率为零,2519.83万元被财政收回。
4.违规使用专项资金。州水利局2019年、2021年用水利经费、水资源节约管理与保护经费弥补工会经费19.10万元。
5.往来款清理不及时。截至2022年末,州水利局919.19万元、州市场监管局52.42万元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处理。
6.专项资金分配不规范。州生态环境局70个省级生态环保“千村示范”项目以奖代补资金3364万元未按照因素法分配。州卫生健康委超范围分配1个专项资金,部分项目分配依据不充分。
7.绩效监管不到位。州文旅投公司10个项目未开展绩效自评,涉及财政补助金额1950.70万元。州卫生健康委信息化建设优化统筹不足,区域远程医疗影像平台等信息系统2627.59万元建成后闲置或使用效果不佳,部分专项资金未有效开展目标绩效监控。
8.非税收入征缴不到位。州水利局2019年至2022年8月应收未收水土保持费2285.80万元,州国动办2010年至2021年应收未收人防易地建设费843.33万元。
9.未严格监管资金使用。凉山农校2019至2021年9笔畜牧实验采购款11.51万元违规使用现金支付。
(二)州本级节庆资金审计情况
开展了州政府办承办的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州第六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和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的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违背合同约定提前支付项目尾款79.50万元;429.80万元收入核算不规范;以拨作支238.22万元;未及时登记核算14件捐赠物资。
2.州第六届民族文化艺术节经费支出高于上届50.61万元,不符合“经费预算原则上不得高于上一届”的规定;租赁场地及设备83.50万元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
3.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因疫情延期,未就重复搭建舞台等重要变更事项与供应商签订补充合同;布展服务采购项目增加费用12.23万元,超过原合同金额89.20万元的13.71%,增加费用未履行采购程序。
(三)全州专项基金、政府性基金和政府投资基金审计情况
开展了全州专项基金管理使用情况、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及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运营情况的审计。截至2022年末,凉山州、县两级共设立专项基金共28个,余额125244.28万元;州本级设立2支政府投资基金。
1.专项基金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金闲置且收益不高。7个专项基金28064.10万元长期闲置未发挥效益。抽查发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8387.79万元,5年收益678.30万元,年收益率仅1.57%。
(2)未动态调整基金规模。4个专项基金35262.8万元未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
(3)基金使用管理不到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逾期未收回20326.3万元,占借款总额28810.41万元的70.55%。抽查发现:5个县51个村基金未纳入财务核算,4个县25个村847.39万元资产未上账;部分县行业主管部门履职不到位,对基金投向、结存、发展、农户逾期借款规模、发展项目及运行等掌握不清。
(4)分险基金风险较大。因贷款清理催缴工作滞后、还款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全州分险基金已代偿6313.42万元,尚有分险基金贷款13835.93万元逾期未采取有效措施催收。
(5)教育、医疗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3个县学生2021至2022学年未享受教育扶贫救助基金。2个县向不符合条件的26人次发放教育救助基金、卫生扶贫基金补助0.86万元。
(6)州本级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未统一托管。省、州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州农业农村局分别存放2346.26万元、1366.68万元、577.17万元,不利于集中管理。
(7)基金使用不规范。一是超范围使用专项基金38.17万元。二是1个县超标准发放退役军人关爱帮扶补助4万元、1个县超限额发放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285.79万元。三是1个县向不符合条件的4人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住房建设贷款及贴息11.99万元。
2.政府性基金存在的问题。
(1)未根据需求申报使用基金。2个部门形成存量资金431.98万元,2023年仍按原用途拨付,造成资金二次沉淀。
(2)基金项目推进缓慢。4个县彩票公益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安排的34个项目5879.73万元推进缓慢,未及时发挥效益。
(3)基金超范围使用。5个县超范围使用彩票公益金及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0.40万元。
(4)基金分配下达不及时。州本级未及时分配体彩公益金726.62万元,州本级及西昌市未及时下达福彩公益金、省级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454.50万元。
(5)应征未征基金收入。8个县应征未征污水处理费1096.13万元,5个县应征未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290.45万元。
(6)截留、调整基金收入6299.39万元。4个县未及时将污水处理费6108.73万元缴入国库或非税收入财政专户;1个县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90.66万元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缴库。
三、乡村振兴审计情况
2022年组织实施了西昌、德昌、会理、会东、甘洛、宁南、冕宁、布拖8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和资金专项审计、木里县产业帮扶相关项目和资金审计。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和资金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
1.行动方案编制及实施指导性不强。2个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编制不细化、指导性不强。2个县制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未能及时、全面指导县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农村“厕所革命”推进不足。3个县农村“厕所革命”目标任务少完成717户;4个县向不符合条件的197户农户发放“厕所革命”项目补助资金41.95万元,2个县向7户农户重复发放补助资金1.50万元;1个县“厕所革命”补助资金86.10万元兑付不及时,1个县挪用改厕项目补助资金66.58万元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养殖场饲料款、人员工资等费用,1个县多支付改厕补助款12.46万元。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不明显。3个县未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制度;1个县未出台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承接村内小型整治项目政策、未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和考核评估机制;7个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闲置或未正常运行,涉及金额1538.01万元;1个县行政村(社区)和农户污水治理未达35%和60%的目标要求,未经审批取消86户301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4个镇污水处理站管网建设不配套造成雨污不分流;1个县未按《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挪用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经费36.91万元用于通村道路建设及办公等支出。
4.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监管水平不高。6个县存在农村生活垃圾不能及时有效处理而污染环境的情况;1个县8座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全部闲置;1个县5个乡镇96个垃圾房闲置,28个投用一年内损坏或被拆除。
5.面源污染治理效果不佳。2个县2020年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资金闲置未使用,涉及3865.76万元;2个县部分养殖场畜禽粪污未进行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3个县与面源污染治理有关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1个县10家规模养殖场建设占用林地等禁养区;1个县3个沼气发电站项目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14户未建设厌氧发酵池、10户干湿分离机闲置未使用。
6.村容村貌提升力度不够。5个县未建立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办法,财政未配套管护资金,管理和养护责任落实不到位;3个县部分农村医疗机构转运处置医疗废弃物不及时、不规范,个别卫生院医废暂存时间长达27天;1个县159个村(社区)未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木里县产业帮扶项目和资金审计发现的问题
1.产业帮扶项目建设和后续扶持不规范。未编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产业项目库;未建立健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动态跟踪机制,产业项目底数不清;2016年至2020年实施的119个项目金额44222.39万元未纳入项目库管理,2021年至2022年30个项目金额4807.94万元未从项目库中选择;部分农业与二三产业未形成产业链,产销脱节,导致项目失败或农产品销量低。
2.联农带农机制不完善。2017年至2021年实施的东西部协作等项目联农带农机制落实不到位,应分红未分红963.41万元,两个县属国有企业未按协议吸纳879名脱贫群众就业;乔瓦镇3个村集体投入200万元,三年仅获得分红1.29万元;对10户农产品商贸及加工企业投入的财政资金600万元监管不严,未实现拓展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目标。
3.产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特色农业保险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产业项目用地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违规用地与用地指标闲置的突出问题同时并存。
4.产业帮扶项目资产和资金管理不严。投入2407万元实施的6个产业项目闲置,投入462.49万元的363个大棚已损坏207个;将魔芋种植补助资金570.88万元“以拨作支”到乡镇;80.39万元超范围用于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投入90.50万元的34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经营效益差,设施设备闲置;投入2505万元的两个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滞后。
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组织实施了西昌民族幼专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凉山州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和州一幼项目跟踪审计。
(一)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未及时办理工程竣工决算,品迭后多计工程投资36809.09万元。
2.招投标管理不规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设置不合理条件;将工程量清单编制及全过程造价控制服务513.18万元直接委托给第三方公司,将可研报告编制服务66.96万元直接委托给无相应资质公司;合同条款对更换项目经理约定存在缺陷,投标文件中施工单位派驻的项目经理及主要人员全部被更换;已达到公开招标规模的沉降观测、地基检测等服务340.11万元未公开招标。
3.对设计单位督促不力。以“边设计,边施工”建设方式推进项目,造成工程成本失控和建设工期延长;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完全满足高等院校需求。
4.对施工单位监管不到位。部分项目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使用不合格建材;工程变更未履行规定审批程序,其中外墙乳胶漆和门窗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造价1849.49万元。
5.投入2515万元建设的智慧校园信息系统闲置。
(二)凉山州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跟踪审计发现主要问题
1.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从列入项目建设计划到开工共用时12年。
2.进度款审核把关不严,超合同约定多支付进度款3964.81万元。
3.参建单位履职不到位。勘察设计单位未按年度需图计划出具设计施工图,未经审查用于施工;现场调查不够充分,导致重大设计变更,增加投资1713.24万元;施工监理单位未严格执行平行检测计划和旁站监理;隧洞施工现场躲避硐设置不合理或未设置,洞口未设置防护棚、洞内未设置气体检测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4.社会资本方项目资本金未按合同约定到位。截至2023年5月,按《PPP项目合同约定》社会资本方应到位49628.48万元,实到位18100万元,未到位31528.48万元,导致项目公司向银行借款21052.73万元,已支付利息99.10万元,增加了建设成本。
(三)州级机关第一幼儿园改扩建项目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项目推进较合同工期延长3个月。
2.外墙铝单板(氟碳喷涂)清单工程量错误,造成工程造价增加约200万元。
五、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一)凉山州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1.2019年至2021年少计提“担保赔偿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坏账准备金”5284.88万元,造成盈亏不实。
2.反担保管理不到位,反担保合同签订不规范,保后管理流于形式,追偿流程不合规。抽查发现39笔贷款17107.06万元未严格落实反担保措施,存在抵押物不足值、重复抵押、抵押物未到相关部门登记备案,31笔贷款13985.49万元保前调查不充分,其中11笔贷款5162.99万元担保准入不审慎。
3.关联客户、单一客户担保金额超标准且贷款用途不真实,涉及金额2869.98万元。
4.违规为职工多缴住房公积金22.55万元、购买商业保险5.49万元。
5.垫付职工集资建房启动资金及过渡安置费446.60万元,出借给公司股东334.36万元未收回。
(二)凉山州国兴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向3家国有企业出借资金8958.36万元逾期未收回。
2.划入管理的44户“关停破”企业资产未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涉及房屋119335.66㎡、土地1527.85亩。
3.2021年多计提管理费用34.5万元、少确认收入88.06万元,造成盈亏不实。
4.挤占资金568.41万元用于支付44户企业医保剥离资金及小区物业费。
5.国有土地处置收益1970.38万元未上缴财政。
6.经营性门面采取协议招租方式,未严格执行公司内控管理制度,涉及金额99.43万元。
7.对二级公司监督管理不严格,3个二级公司往来款1481.43万元未及时清理,3个已竣工建设项目长期未办理决算,预付房屋回购款及车位款1000万元与承建方长期未办理结算和产权登记。
(三)雷波县金沙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017年至2022年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违规收购私营企业,违规拨付政府奖励资金20万元;指定4名无资质的自然人实施工程,项目资金769.49万元被套取。
2.拆分项目规避工程招标;比选文件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或者限制潜在投标人,监理公司比选资料造假;EPC招标文件施工最高限价超概算工程费,EPC合同条款违背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
3.虚报购买种苗、劳务等费用套取政府资金。
4.经营管理不善,下属公司及所涉业务出现严重亏损。
5.投资766.15万元建成畜牧产品养殖及贸易中心长期闲置,未发挥效益。
六、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2021年州本级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发放对象不符合标准。违规向11名财政供养人员、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2.93万元;违规向11名不符合培训条件人员发放重点人群职业技能补贴0.99万元。
2.就业补助和失业保险基金使用不规范,违规发放以工代训补贴资金8.75万元。
3.以工代训补贴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红利未能广泛惠及符合条件企业,1县665户符合条件企业只有50户申请,仅占7.52%。
4.未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累计结存达10569.82万元,占资金筹集总额的42.28%。
(二)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20至2022年期间医疗收费和采购等情况专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违规收取医疗服务费用1753.17万元。
2.采购制度不健全,采购流程不规范,违规采购医用设备和耗材。
七、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一)截至2022年末,州交通运输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3项政务服务事项未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未实现“应进必进”。
(二)2022年州发展改革委、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残联等17个单位273件政务服务事项超时办结。
八、审计建议
(一)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管理,突出绩效结果运用。深化零基预算管理改革,细化预算支出经济科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完善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强化预算执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全部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闭环支付,切实提高预算执行效果。进一步完善资金分配制度,提前做好项目谋划,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科学测算,加强沟通协作,及时做好资金分配方案,确保财政资金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下达,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挂钩的有效管理机制,加强检查、指导和考核,提高财政预算管理质量和水平。
(二)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持续整治人居环境。防止下任务式安排项目和跟风式实施项目,建立特色产业项目库,强化项目入库审核,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措施,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发挥土地、林地、旅游等资源,结合农旅融合、抱团发展等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调动农户积极性,带动农户就业增收。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强化重点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提高衔接资金使用绩效,防止损失浪费。
(三)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盘活用好国有资源。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健全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及操作规程,加快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盘活用好国有资源,抓好重点环节管控,管好用好国有资源资产。落地落实银担合作风险分担机制等政策,稳妥处置融资担保公司风险。建立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及退出机制,有效保护投资利益。
(四)聚焦投资项目规范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充分调研,科学、合理编制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扎实开展前期工作,减少因前期论证不充分带来的重大设计变更和损失浪费,提高项目投资绩效。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履行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职责,加大对投资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健全政府投资领域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参建责任主体管理,落实规划设计、投资控制、施工监理、结算办理、决算编制等主体责任,督促按照合同约定依法依规履行权利和义务。
本报告反映的州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主要问题有关具体情况,以清单形式印送各位组成人员。本报告审议通过后,将依法向社会公告。有关县、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审计查出问题,州审计局将跟踪督促,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州人民政府将按规定向州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们将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落实州委九届七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依法履职尽责,更加担当作为,发挥经济监督“特种部队”作用,为凉山做好“三篇大文章”、推进“三大强州战略”、建设具有凉山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强州作出审计新贡献。
(注:本报告对县级行政区统称为县,州一级预算单位统称为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