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审计局自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始终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帮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四不摘”工作要求,聚焦美姑县九口村、波窝苦村“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工作思路,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见实效。
帮扶沉下去,实事办起来,当好乡村振兴实践的“三个角色”。
第一是当好帮扶工作的施工队:领导班子带头干
建立了“党组定方案+机关党委抓执行+驻村工作队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局党组每年2次以上听取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专题审议年度帮扶方案。局主要领导每年至少2次、分管领导至少4次、其他领导不定期到村开展调研帮扶工作,看望帮扶干部,解决存在问题。在干部培养方面,驻村帮扶既是责任田也是练兵场。始终坚持党员青年干部“压担子”和“给位子”相结合,4年来派出的8名驻村干部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业务骨干,其中党员干部7名,第一批驻村帮扶的4名同志,都已提拔成副科长(副主任)。
第二是当好资源协调的联络员: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我们通过“企业捐一点、部门帮一点、自己出一点”的方式,累计筹措资金292万元。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点亮乡村工程:协调企业捐赠的58万元,给九口乡帮扶村村民全覆盖装上了323盏太阳能路灯。现在村民晚上串门不用打手电,村口小广场晚上还能跳达体舞。
二是环境提升工程:脱贫后的村环境卫生不可持续,要积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局主要领导深入农户调研,与乡、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座谈,达成一致意见后,经多方协调争取资金158万元实施“一池三改”,帮九口村147户村民完成了“一池三改”,村民曲比阿妈说“现在厕所比城里还干净”。
三是暖心帮扶工程:州审计局厉行节约,压缩行政开支,自筹资金14万元购置垃圾箱、校服等物资。给帮扶村儿童送去“爱心书包”,里面装着文具和夏冬两套校服。
第三是当好乡村振兴的合伙人:既输血更造血
兜牢防返贫底线。在产业帮扶方面,摸索出三条路子:一是试验田模式:根据群众意愿,试种3万斤凉薯新品种,将亩产提高30%;试种花期长、花色多的甜荞,利用乐西高速进出口区位优势,吸引游客打卡,达到一三产业互动;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冬闲地试种冬豌豆,增加群众收入。二是以购代捐升级版:不仅局机关采购苦荞、猪、牛、羊、鸡等农产品,还把花椒、核桃、苦荞粉等产品卖给企业。三是就业直通车:积极推进务工培训,促进务工就业,累计输出脱贫户监测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937人。吉克木洛家两个儿子经培训后到青海务工,月收入1万元以上。
在基层治理方面,“道德积分超市”已成品牌。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控辍保学等能攒积分换日用品,三年来累计发放等值商品12万元,惠及群众1400余人次,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很大提升,乡村治理创新工作成效明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做好“三个一”工程。
一是织好一张安全网:用好30万帮扶资金,对39户新纳入监测户实施“一户一策”帮扶,守牢防返贫底线。
二是建强一条增收链:以建强村级党组织为基础,以就业增收和产业发展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三是打好一场收官战:持续落实好“以购代捐”“暖冬行动”等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场收官战。
帮扶工作没有诀窍,就是实干,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来办。驻村干部舍小家帮群众,积极落实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工作,看着乡亲们的笑脸和亲切点赞,这些付出都值得。州审计局将继续保持“赶考”状态,用审计人的精细和韧劲,为美姑乡村振兴贡献力量!